学校主页 English

化学实验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创新平台 >> 化学实验中心 >> 正文

化学实验中心简介

2018-05-28

一、实验室体制与管理

1、管理机制:我院教学实验室能切实落实校、院系(部门)两级管理,本院实验室建设项目均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及党政联席会审议通过后,再向主管部门教务处提出建设申请,并最终由校学术委员会、校长办公会等审议通过,建设项目方可实施;实验室实行校内外开放,受实际情况限制,资源共享度主要集中于我院及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同时也服务于地方建设项目,如与质检所、环保局等地方行政部门开展合作项目;实验室实行学院院长主管责任制,实验室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并向院长做定期工作汇报;对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教辅人员实施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就其在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及成效,每年定期予以考核评分。

2、实验室任务:我院教学实验室除承担我院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任务外,还兼负生物学院的无机、有机、分析、化工和物化等学科的基础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开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内容、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的研究,目前大部分的实验教学材料由我院各教研室自编形成。负责人员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大型仪器使用培训,为更大范围师生提供开放服务,为创新创业平台提供智力、技术基础。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项目4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7项,对推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3、重视程度:我院实验室实行院长主管,实验室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并向院长做定期工作汇报制度,院领导直接参与管理。实验室建设项目论证后通过学院学术委员会及党政联席会院审议通过。日常管理做到定期常态化,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实施常态化巡查,对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反馈整改,即将发现的问题形成整改内容反馈给实验室房间责任人,并落实整改效果;院长及全部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研室负责人参与定期及节假日的巡查,基本做到每月一次常规的集体巡查。

4、建设计划:实验室每年都向学院上报年终总结和来年工作计划,结合学院中长期规划制订实验室建设计划,做到短期发展与长期规划相结合,共同服务于实验室发展与实验教学的需要。制定的各项建设计划,需经各教研室论证上报,并经过学术委员会的进一步论证通过,方可上报学校审批,建设项目具有较强的学科针对性和实施可行性。

5、管理手段:实验室就本科毕业论文、综合设计实验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实行全时段开放性管理,大型仪器实行开放性培训、预约制度。目前,对基础实验教学尚未实施开放性教学管理,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较欠缺。“十三五”期间将加大实验室网络化管理力度,特别是推动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运行。

6、工作档案:实验室建立了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工作档案较为齐全,有完整的建设项目论证及纪要、学院招投标档案、仪器和药品出入仓记录等。实验室承担的任务,实验教学,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完整。招投标、药品出入仓记录等实施计算机管理;预约、仪器使用等目前使用登记制度,后期将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计算机化管理建设力度。

二、实验教学

1、实验开出率,实验更新率及提高型实验比例:依据实验教学大纲,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体系。将教师科研成果、新概念、新技术、新方法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在实验项目上,涵盖基本型、应用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等内容。各门实验课程的项目开出率与时数开出率平均为99.9%和99.7%。年实验更新率及提高型实验比例分别为6.2%和51.0%。

2、实验教学改革与成果:学院鼓励和支持教师将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科研成果、最新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中,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依托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荣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本科生参加实验技能大赛,获得两项省级一等奖,两项省级二等奖和一项省级三等奖;在第4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展示活动中,两位同学获得小学组二等奖。

3、教师指导实验:教师指导实验均有完整讲稿或讲课提纲,实验开设前教师均要进行实验预做,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在实验开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报告,并针对实验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强调实验应关注或注意的各类问题;实验内容讲解清楚、正确,重点部分交代明了;实验过程组织周密,指导认真、正确,能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批阅每份实验报告,批改认真、仔细,有评语,有评分。

4、实验室开放效果与成果:实验室对学生实验实行全时段开放,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各类学生科研项目的研究平台,提升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开发的热情。近三年来,学生参与研究并在D类以上刊物参与发表的论文165篇。

5、学生考核:实验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成效为宗旨,通过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能力,结合实验具体实际自编教材或教学讲义等提升实验教学的质与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实验课教学满意度高。

6、教学资料: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考试大纲完全符合要求;教学计划、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报告等材料齐全;实验项目管理卡填写及时、齐全;实验课程表填写规范、上报及时。

7、教学制度:规划、计划、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规程》中有关规章制度;能向校、院提出可供采纳的实验教学制度改革的建议。实验室有学生实验守则及相应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并挂在墙上,学生能严格遵守。

8、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部分实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化工、环工等专业实验逐步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实行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的结合。

三、仪器设备管理

1、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具备健全的仪器设备和精密仪器大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大型仪器室规则》、《大型仪器预约使用流程》、《大型仪器使用注意事项》等;针对精细贵重仪器建立具体管理使用办法,如《扫描电镜管理制度》等;1000元以上(含1000元)仪器设备的帐、物、卡相符率达到100%。年使用机时基本上不低于800学时,以2015年为例,10万以上仪器设备80%年使用机时在800机时以上;学生开课实验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能达到500机时以上,其中两成以上仪器使用超过800机时。

2、仪器设备的维修、完好率:大型仪器设备要求重点实验室仪器管理人员协助仪器技术负责人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有详实的仪器设备维护、维修记录,仪器设备维修及时,现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完好率达到95%以上。基础实验室的仪器维护由各教研室教师维护,若有出现仪器问题则向实验室负责维修人员报修并登记,再联系相关工程师进行维修。目前,基础实验室的仪器基本完好,完好率达到99%。

3、大型精密仪器设备(20万及以上):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完整,操作规程上墙。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部分仪器开设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现代测试技术实验课程,对仪器设备使用进行培训,以更大范围提供开放服务。大型仪器用于研究生培养、本科生毕业论文与综合设计实验、大学生创新等学生科研项目的开展,用于教师各类基金项目,横向课题的开展。大型仪器设备除在校内高度共享外,同时服务漳州市环保局、监测站等部门的环境监测项目。大部分大型仪器年使用机时不低于800学时,以2015年为例,80%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年使用机时在800机时以上,因部分仪器在2015年安装验收,使用机时从验收合格后统计,如X-射线衍射仪,2015年12月份安装,统计截止到2016年1月21号前,故机时数为79.5;原子吸收光谱仪购置于1996年,因仪器老旧无法继续使用,2015年机时统计为432机时;红外光谱仪,因其测试简单且快速,机时统计为742机时。

4、仪器设备的更新率:近三年,我院共添置了435台仪器设备,其中10万以上有13台套,总值达801万,一般专业仪器设备年平均更新率为14.7%。

5、每套设备上实验人数: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及化学教学法等基础课实验项目全部达到1人1组。物理化学实验为2人一组;部分实验如化工、环科(工)等实验,仪器设备都是单台套购置,开课实行大循环轮流进行实验,未达到2人一组。

四、实验队伍

1、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由杨天隆老师担任,责任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在任期间,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在管理、安全、分工、对内对外协作等方面配合学院制定修订了20多项规章与制度,初步建立了权利、责任、效能与考核相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实验室往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协作化发展。促进实验室使用率的提高,形成职责明确、分工合理、适合需要、注重创新的良好氛围。上述措施,提升了实验室的综合水平,师生满意度较高。

2、实验人员及教学队伍:自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及管理已经初步取得良好的成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管理制度较为完善的实验队伍。实验室现有人员13名,杨天隆、黄玲凤、林路秀、陈碧桑、等四位老师为专职管理人员,其他9位老师均兼职实验管理。实验专、兼职人员在职称分布上,有高级实验师5名、讲师1名,实验师7名,高级职称占38.5%,中级职称占61.5%;在学位分布上,具有硕士学位8人,占61.5%,具有学士学位5人,占38.5%;在年龄分布上,50岁以上的2人,占15.4%,45岁以下的9名,占69.2%。由此可见,我院实验人员及教学队伍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相对稳定。

专职实验教师中,高职称占38.5%,是实验课程教学和教改的骨干。另外,我院大部分教授、副教授均参与实验教学,这是我院实验教学的一大特色。每门实验课均有负责授课的教师准备与试做实验,发现问题能及时、准确处理,不断改进实验步骤与操作过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上述举措,体现我院对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与高度负责。

以上数据说明在我院实验室在整体上具有适应授课、科研需要与发展需求的规模适度的工作人员群体,高级、中级、初级人员的数量比例适当;在个体上,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做好实验室活动的良好愿望,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与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与动手能力,有利于实验室整体目标的实现、整体能力的提高。

3、人员的考核:实验室制订了较为完善的专职、兼职人员考核办法,根据考核办法定期对实验专职和兼职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考核与评级,通过客观评价实验系列教师的工作业绩,确保对实验教师奖惩的公平与公正,以充分发挥教师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在工作中作出更大的成绩。

4、人员培训:在人员培训上,实验室对教学系列人员与实验系列人员一视同仁,执行学校有关培训、进修制度,绝大部分实验系列人员到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国内985、211大学学习,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此外实验室专门制定实验人员培训制度,根据国内外相应类别实验室建设发展动态,制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实验室每年均组织师生参与灭火、安全疏散演练等安全培训;专职、兼职人员每年均有相关成员到各地高校参与相应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与培训、实验室改造、大型仪器实验技术讲座等内容。此外,我院的每种大型仪器都由1-2位教师参与管理,具体负责仪器安装与使用的培训以及仪器性能的维护,不定期开展相应仪器的新进展、新测试技术,不同型号仪器优缺点比较、仪器使用与性能维护等内容的培训。

五、环境与安全

1、实验用房:我院实验室均按照学校规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室内布局合理。实验室基本无破损,无危漏隐患,无积灰与蛛网。家具、仪器设备整齐且无灰尘。实验台、凳、架、门、窗、玻璃、开关板基本完整无缺,无尘土。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香烟头等垃圾。控温、控湿度设施完好。各实验室的通风、照明设施、电路、水管及气管均按照学校各项指标标准设计,布局安全、规范、符合要求。实验室房间高度为3.45m,学生生均占有实际使用面积2.07 m2

2、安全措施:为了更好地为教学及科研工作服务,确保教学的正常开展,我院建立了齐全的安全制度措施并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处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存放使用管理办法》、《放射性物质存放使用管理办法》、《致病微生物存放使用管理办法》。各实验室均有明确的实验室负责人,并建立了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QQ群及化学试剂交流讨论组,让广大师生网络化参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言献策。学院在每学年与任课教师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在新生入学时向新生发放内容丰富、规范的安全手册,签订《安全责任书》。2016级开始在每个专业开设《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教程》必选考试课程,学时为18学时。每周常态化对实验室进行安全卫生检查,节假日组织各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实验室安全卫生的例行检查及各实验室自查。实验室的防火、防爆、防盗、防破坏等基本设备和措施完好且安放合理。操作室与办公室分开,实验室和走廊无自行车和生活用品。我院对高压、易燃、易爆、有毒品均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合理存放,专人管理,有安全警示标识。寒暑假期间学院对留校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再强调,安排值班人员并建立化学院假期留校实验群进行即时动态跟踪。

3.环境与设备:实验指导老师应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签发数量,督促相关负责人进行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按类别收集于专用容器中,并按照无机废料和有机废料分别归置。废液及废旧试剂由相关负责人联系有相关资质废液处理厂定期统一处置,每学期处理2次。各实验室的通风、照明设施、电路、水管及气管均按照学校各项指标标准设计,布局安全、规范、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