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English

学工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工快讯 >> 正文

2016年就业白皮书

2017-09-13



目录

言................................................. 1

一、院专业概况........................................ 1

二、研究结论.......................................... 2

三、相关说明.......................................... 4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5

一、就业率情况分析.................................... 5

)相关界定........................................ 5

二)就业情况分析.................................... 6

、行业性质分析..................................... 14

(一)相关界定....................................... 14

(二)就业行业分析................................... 14

(三)从事本专业率................................... 16

、升学分析......................................... 17

(一)专业升学率分析................................. 17

(二)升学去向分析................................... 18

2016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20

一、自我能力提升..................................... 20

二、打造就业品牌..................................... 21

三、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23

四、引导继续升学..................................... 24

 

一、院专业概况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原名化学系,创办于1977年,1989年招收首届本科生,2005年获批分析化学硕士点和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2010年通过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评审,全院设七个专业教研室(无机及材料化学教研室、有机及精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教研室、分析与监测教研室、化学与环境工程教研室、科学教育与化学教学法教研室及环境科学教研室);三个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现代测试技术研究所、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建立以来,我院为基础教育、环境保护、化工行业、政府部门等单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毕业生,有的已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骨干力量。我院还接受福建教育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漳州环保局等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到我系进修,已有数名晋升副教授、教授、高级工程师。产学研用一体化是我院执着的追求,我院积极构建高校—政府—企事业交流平台,科研成果纷纷转化为市县政府的决策、企业的创新产品。

我校本专业分为五大类,依次为应用化学、化学教育、环境科学、科学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高能化学电源(燃料电池、铝电池、镍氢电池等)及电化学工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电催化及电合成、纳米材料及制备技术、生物电化学、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技术等。现代化学生产的实现,应用了基础科学理论(化学、物理和数学等),化学工程原理和方法以及其他有关的工程学科的知识及技术。而现代化学生产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基础化学生产的大型化,原料和副产品的充分利用,新原料路线和新催化剂的采用,能源消耗的降低;环境污染的防止,生产控制自动化,生产的最优化等。

二、研究结论

(一)  就业率

    12016年,我院毕业(含结业)人数344人,就业人数285人,就业率为82.8%

2、师范专业毕业生153人,就业人数110人,就业率为77.9%;非师范专业毕业生191人,就业人数175人,就业率为91.6%

(二)就业流向

12016年,我院共50人在外省就业,占总就业人数的17.5 %,分布在16个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22016年我院毕业生共有256人在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就业比例达到89.8%

32016年,我院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有130人,占全部毕业生比例为45.6%;在低级市实现就业的104人,占全部毕业生比例为36.5%;在县级城市实现就业的有51人,占全部毕业生比例为17.9%。接收我校毕业生最多的依次一线城市、低级城市、县级城市,一线城市和低级市就业的比例共为82.1%

 42016年,我院毕业生在省内就业263人,各地区就业人数见表8。其中,漳州和厦门就业人数最多,约占45%。接着是福州地区,约占20%,泉州地区,约占18%。这四个地区就业总人数比例达到82.7%,其他地区就业比例为17.3%

52016年,接收我院师范专业毕业生区域最多的是厦门地区,其次分别为福州、漳州、泉州、三明、龙岩、南平、莆田和宁德。接收我院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厦门、漳州、福州、全州、龙岩、南平、宁德、莆田和三明。

(四)行业性质

12016年,我院毕业生344人,就业285人。其中民营及个体企业就业176人,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就业23人,基础教育就业66人,升学10人,国家地方项目就业5人,国有企业7人,灵活就业6

2、在师范专业中,就业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基础教育行业,共有65人,占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的59.1%;在非师范本科专业中,共有148人在民营、个体企业实现就业,比例高达84.6%

(五)升学分析

2016年,我院共有10人升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各专业人数分别为化学教育4人,环境科学3人,应用化学1人,环境工程2人。

 

三、相关说明

1、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2、毕业生总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暂时不就业毕业生人数。

3、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签约就业人数+接收函人数+升学人数+出国人数+灵活就业人数+国家地方项目人数。

      4、初次就业率所有数据截至2016831日。


2016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一、就业率情况分析

一)相关界定

    1、研究对象数据:2016届共有毕业生344人,其中本科生344人(师范专业 153人,非师范专业191人)。

2、就业率:2016年所有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占2016年毕

业生人数的比例,包括升学、出国、参军等。           

(二)就业情况分析

2016年,我院毕业生344人,初次就业285人,就业率为82.8%

1、分专业就业率

2016年,我院共分为5个专业类别,其中最高就业率为科学教育,就业率高低专业依次为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科学教育、化学教育。各专业初次就业率情况详见表1

1:2016年毕业生就业率(按专业)

      项目

专业类别

专业类别

毕业生人数

就业人数

就业率(%

科学教育

师范

52

40

76.92%

化学教育

师范

101

70

69.31%

环境科学

非师

32

29

90.63%

应用化学

非师

92

84

91.30%

环境工程

非师

67

62

92.54%

 

从图1可知,我院各专业就业率都有所下降,这同各专业就业情况受该专业市场供需情况以及最新政策极大影响,也说明本专业的就业竞争也越趋激烈。为此,我院学生更应把握当下,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014-2016年各专业就业率分布


2、分培养类别初次就业率

师范专业毕业生153人,就业110人,就业率为71.9%;非师范专业毕业生191人,就业175人,就业率91.6%。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相比去年有所下降,非师范专业中环境科学的初次就业率有所下降,但应用化学明显上升,而且仍存在部分人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2:分培养类别就业率

        项目

培养类别

毕业生人数

初次就业人数

就业率%

师范

153

110

71.9

非师范

191

175

91.6

二、区域流向分析

(一)  相关界定

1、地区类型:

本研究把区域类型划分为四类

1)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天津、浙江、福建;

2)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包括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

3)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包括重庆、安徽、广西、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内蒙古、山西、陕西、四川、云南;

4)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包括甘肃、贵州、宁夏、青海、西藏、新疆。

2、城市类型:

本研究把城市类型简单划分为三类

1)一线城市:直辖市、经济特区、省会城市,如福州市、厦门市等;

2)低级城市:各地区所在地级市,如漳州市;

3)县级城市:非上述两种类型的市、区、县及以下,如龙海市、晋江市、长泰县等。

3、分析对象:

在就业流向分析中,参军、出国等因其流向不确定性,均不计入此次分析。2016年我院毕业生344人,在就业流向中分析样本为344人。

(二)  就业流向分析

1、就业省份分布

2016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如表5所示,基本以福建省为主, 50人在外省就业,共分布在15个外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其分布省份的地理位置来看,大都选于沿海地带、经济发展处于前沿的地区就业。

          5:2016年毕业生就业省份分布表

福建省

上海

广东省

河南省

甘肃省

安徽省

贵州省

江西省

263

8

6

4

5

1

5

3

北京

重庆

湖北省

浙江省

江苏省

陕西省

云南省

 

5

1

1

4

4

1

2

 

如上图所示所示,2016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省份还是以省内为主,约占92%,如今大学生最看中的则是个人未来发展与晋升、工作水平及福利待遇等,从某些层面上而言,选择本省就业会带来更大的福利。但是还是有8%的毕业生选择于省外就业。

2:省内外就业率分布


2、就业地区分布

按照本文所设定的地区类型分布,对以上就业省份进行整理。就业地区分布详见表6

6:2015年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东部和沿海中等发达地区

235

0

中西部中等发达地区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40

10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6年我院毕业生共有235人在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就业比例达到82.4%;其他中等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就业比例占17.6%,说明毕业生就业时就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考量,造成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到这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就业。但是受近年来国家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扶持开发政策及相关就业政策引导影响,当然也有相当部分的学生选择到中西部中等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就业,这是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新趋势。

32014-2016届就业区域(沿海、山区)就业率


而从2014年到2015年毕业生在沿海、山区的就业柱形图来看,山区的就业率在下降,就业地区还是沿海地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2016年已降低至82.4%的人都选择在沿海地区发展。

3、就业城市类型分布

2016年,我院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有130人,占全部毕业生就业比例为45.6%;在地级市实现就业的104人,占全部毕业生比例为36.5%;在县级城市实现就业的51人,占全部毕业生比例为17.9%。接收我校毕业生最多的一线城市、低级城市、县级城市,一线城市和低级城市就业的比例共为82.1%

2016年,师范专业毕业生中,地级市的就业人数较多,占50.9%,,县级城市就业人数仅占26.4%;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中,一线城市与低级城市的就业人数相差甚微,县级城市较少,仅占12%。这表明,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经济发展较好、就业空间较广阔的城市就业。就业城市分布详见表7

7:分培养类别的就业地区分布

       城市类型

     

项目

培养类别

一线城市

地级城市

县级城市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全系毕业生344

130

45.6%

104

36.5%

51

17.9%

师范毕业生153

56

50.9%

25

22.7%

29

26.4%

非师范毕业生191

74

42.3%

80

45.7%

21

12.0%

4、省内就业地区分布

1)省内就业地区整体分布

   2016年,我院毕业生在省内就业277人,各地区就业人数见表8。其中,漳州和厦门就业人数最多,约占45%。接着是福州地区,约占20%,泉州地区,约占18%。这四个地区就业总人数比例达到82.7%,其他地区就业比例为17.3%

                8:省内就业地区分布

      项目

地区类别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比例排名

漳州地区

65

23.5%

1

厦门地区

59

21.3%

2

福州地区

56

20.2%

3

泉州地区

49

17.7%

4

龙岩地区

6

2.2%

9

三明地区

9

3.2%

7

南平地区

8

2.9%

8

宁德地区

12

4.3%

6

莆田地区

13

4.7%

5

2)分培养类别省内就业地区分布图

    从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接收我院毕业生区域最多的是福州地区,其次分别为漳州、厦门、泉州、宁德、莆田、三明、龙岩和南平。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教育水平倍受人们及政府机构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也逐渐兴起。作为省会的福州市及经济迅速发展的厦漳泉地区对于教师职位的需求及要求也大大提高。

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接收我院毕业生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厦门、漳州、泉州、福州、莆田、宁德、三明和龙岩。分培养类别省内就业地区情况详见表9

 

9:分培养类别省内就业地区分布

     专业

   

     项目

地区

师范专业135

非师范专业142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

比例排名

就业人数

所占比例 %

比例排名

福州地区

33

24%

1

23

16%

4

厦门地区

21

16%

3

38

27%

1

漳州地区

32

24%

2

33

23%

2

泉州地区

21

16%

4

28

20%

3

龙岩地区

5

4%

8

1

1%

9

南平地区

2

1%

9

6

4%

5

宁德地区

7

5%

5

5

4%

7

莆田地区

7

5%

     6

6

4%

6

三明地区

7

5%

7

2

1%

8

 

二、行业性质分析

(一)相关界定

1、行业分类:本研究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特点,将我校毕业生行业划分为国有企业、民营及个体企业、机关事业及科研单位、基础教育、升学、国家地方项目、出国、灵活就业(含自主创业)等八类。

2、机关事业科研单位:各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高等教育以及科研院所。再次,基础教育单列另计。

3、国家地方项目:结合我校特点,国家地方项目指选调、选聘、三支一扶、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服务西部、服务社区计划、参军等。

(二)就业行业分析

1、整体就业行业分布

2016年,我院毕业生344人,就业285人。其中民营及个体企业就业168人,机关事业单位及科研单位就业23人,基础教育就业66人,升学10人,民营及个体企业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58.9%,基础教育就业占毕业生人数的23.2%,两者就业人数占到就业人数82.1%。整体就业行业分布  

        

               4:整体就业行业分布图


2、分类别就业行业分布

在师范专业中,就业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基础教育,共65人,占师范专业毕业生人数的42.5%;其次是民营及个体企业20人,所占比例为13.1%;升学的比例达到2.6%

在非师范本科专业中,共有148人在民营、个体企业实现就业,比例高达77.5%,加上灵活就业,其比例共占78.1%,这说明企业较为灵活的就业途径和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吸引众多毕业生;除此之外有0.5%在基础教育就业,这与近年来众多教育培训机构用人需求持续增加有关。

对比师范本科专业与非师范本科专业的就业行业分布,二者在民营、个体企业以及基础教育这两个行业就业分布差异较大,这与其专业技能息息相关。然而,师范专业在基础教育、升学、出国等方面就业比例领先于非师范专业,究其原因,除了专业设置的相关原因之外,师范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相对扎实,学习氛围相对较浓可能是重要因素。就业行业分布见表10

 

10:就业行业分布表

           专业

            项目

行业类别

师范专业

非师范专业

就业人数

比例%

就业人数

比例%

民营、个体企业

20

34.5

148

84.5

机关事业科研

13

11.8

10

5.7

基础教育

65

59.1

1

0.5

升学

4

   3.6

6

3.4

国家地方项目

1

0.9

4

2.3

国有企业

2

1.8

5

2.9

灵活就业

5

4.5

1

0.5

(三)从事本专业率

我院毕业生共有211人从事本专业,从事本专业率为74.0%;共有74人为非从事本专业,其比例为26.0%。其中应用化学非从事本专业率以50.0%首居四个专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说明我院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越来越被社会所需要。由此看来,我院学生除加强专业素养外也应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

 

11:各专业是否从事本专业人数及比例

    本专业否

       项目

专业类别

从事本专业

非从事本专业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科学教育

36

90.0

4

10.0

化学教育

59

84.3

11

15.7

环境科学

19

65.5

10

34.5

应用化学

42

50.0

42

50.0

环境工程

55

88.7

7

11.3

 

三、升学分析

本研究中,升学指本科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不含双专业、双学位,也不包括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研究生。

(一)专业升学率分析

在以专业为单位,对各专业的升学率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见表102016年,我院共有10名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升学比例为3.2%。我院升学比例相比于去年下降了0.2%,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如何创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是接下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

2016年的升学率与2015年的有些许变化,科学教育的升学率降至0%,化学教育的上升至3.9%,环境科学的上升至9.3%,而应用化学的升学率降至1.0%,环境工程的为2.9%。这与我院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扩大和毕业生的就业意向相关。

 

12:分专业升学率分布

           项目

 

专业类别

毕业生人数

升学人数

升学比例%

科学教育

52

0

0.0%

化学教育

101

4

3.9%

环境科学

32

3

9.3%

应用化学

92

1

1.0%

环境工程

67

2

2.9%

 

(二)升学去向分析

    在升学的高校类型上,升入211和高校的毕业生共4名,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共7名,所占比例各为36.4%63.6%。升学高校类型详见表13及图6

13:升学学校具体分布

升学校名

人数

福州大学

3

福建师范大学

1

南昌航空大学

1

华东师范大学

1

闽南师范大学

2

北京化工大学

1

武汉大学

1

 

                 6:升学高校分布

 


 


2016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一、自我能力提升

自身能力可从多方面提高。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锻炼、提升自己。

(一)提高应变能力。应变能力是当代人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比过去成倍增长的信息,如何迅速地分析这些信息,是人们把握时代脉搏、跟上时代潮流的关键。它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变化和压力与日俱增,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择业,下岗等方面的困扰。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很有帮助的。

(二)学习创新能力。学习能力是最值得重视的能力,是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简便的方法、最有效的形式获取准确知识、信息、提升自身能力的本领。创新能力是指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掌握创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植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启动创新激情、丰富想象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建立激励机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制定计划、做出决策,还是进行监督、控制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都离不开沟通协调。沟通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获取信息,发挥出自身的最大潜能,而协调是一种黏合剂,也是一种组织力,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率,发挥出单位的整体效能。要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一是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下,才能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二是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确保沟通协调的顺利进行。三是提高非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沟通协调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体态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自身的体态语言达到沟通协调的效果。四是提高行政沟通能力,就是提高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增加别人理解自己的可能性。  

(四)改善表达能力。要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敢说话。就是说在讨论问题中,无论你的回答的正确与否,都应该敢于说话;其次,要学知识。能不能善于表达,敢于表达,主要还取决于你的文化知识程度;第三,加强锻炼。平时应该多学习各种问题的表达方式,包括语气高低灵活运用。

二、打造就业品牌

    就业品牌战略是高校就业市场开发与建设的关键,实施品牌营销战略,打造我校就业品牌,使得我系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优势,不断开拓发展。

(一)品牌宣传。通过承办省教育厅、省公务员局等省级主管部门主办各类综合型招聘会,为省内单位与我校毕业生搭建对接平台;通过有形与无形就业市场的互补互利。大型招聘会与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综合型招聘会与行业型招聘会相补充,向我省基础教育系统级其他用人单位输送“保质保量”的优秀人才,提高我校就业品牌认可度。

(二)市场维护。从系里选拔数名优秀学生作为我校开拓中高端市场形象大使,增加中高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以点带面,充分提升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认可度;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各级各类媒体,增加社会对我系毕业生的了解;加强毕业生解约管理,增加用人单位的信任度,要杜绝毕业生恶意违约现象,以避免用人单位因此不再录用我系学生。

(三)内涵建设。就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和反馈意见来看,用人单位大都对有工作经验或实践经验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更加青睐,对于参与丰富多样、深入实践的社会锻炼倍加关注,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大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实习实训活动,在开展专业教学时,要将毕业生就业情况纳为专业建设重要参考因素,促进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专业理论教学与就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习与就业目标相结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4)吃透就业政策。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厅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见》,文件对于毕业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等;如《关于做好2011年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文件对福建省教师招考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如何对毕业生宣讲这些政策,帮助毕业生了解这些政策并吃透政策,成为我系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一个重要工作。,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对我系的毕业生顺利就业造成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如何消除和避免这些不利影响,成为我系就业工作需关注的一项议题。

在教师招考过程中,部分岗位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也可以报名,但是要求其提供教师资格证,而实际上在教师资格证办理过程中,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无法办理教师资格证,此举便会对我系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教育系统就业造成一定障碍。

三、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一)健全完善我系就业工作体制,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进一步发挥就业工作评估,强化就业工作责任心,激发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加强教师教育,营造全员就业氛围,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指导;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意识,促进优良的环境建设。

(二)在建设就业工作体系时,要着实用好校友资源。校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各地就业市场信息,在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在校生了解局部地区信息起着极大地作用。同时,便于建立操作的检索平台,获得有效的就业信息。

(三)强化就业指导,鼓励更多的学生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强创业指导理论课程建设,尝试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各种就业立项活动,如模拟招聘会、简历制作大赛、创业计划大赛,辅以校友的现身说法,专家学者的亲身讲授,多种途径开展就业指导活动,为我系在校生提供广大的平台。

四、引导继续升学

    引导毕业生继续升学深造是一个重要的出口。为了避免毕业就等于失业的现象,且尽量减少工作专业不对头这些情况。我们有必要引导同学们趁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在设计自己的就业方案时要多准备一个就业备份方案。

    同时我们还应该从举办各种相关活动,使同学们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实际工作经验,向同学们提供各方面就业信息,帮助同学们掌握求职择业的知识、方法、技巧等,鼓励学生参与实习工作,尽可能的给他们提供实习机会。从而帮助同学们为将来更好的踏入工作岗位做充分准备。

 

闽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n,bsp;      201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