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English

专业培养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认证 >> 科学教育专业认证 >> 专业培养方案 >> 正文

2023级科学教育(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3-09-05

一、专业简介

科学教育专业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相关精神,依托我校优势学科——化学,联合物理、生物、艺术等相关学科而设置,是全国第二批获得该专业建设的高师院校之一。2003年首次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维持在92%以上,深受省内外重点优质小学欢迎。随着国家第8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小学科学与综合实践类师资紧缺。2010年始,本专业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培养计划进行调整,着力于小学科学课程优质师资及科普教育人才的培养。2012年,获科学与技术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启动基于“STEAM”视角升级版科学教育专业培养重大教学改革,专业培养紧跟国内国际科学教育发展、更贴合用人需求。本专业秉持立足福建、辐射东南,以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己任的信念,开拓进取、奋勇前进。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福建、辐射东南,根据国家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致力于培养师德为先、依法执教,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科学核心素养和STEAM教育的内涵与要求,具备较强的科学教育及科普教育能力,能胜任各级小学科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管理的高素质优秀本科人才,以期毕业5年后能成长为小学科学教学与研究以及指导小学科技创新活动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具体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己任,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教育情怀、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仁爱之心

培养目标2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理解科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培养目标3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与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特点;具备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与指导学生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的能力,能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具备成长为小学科学骨干教师的潜力

培养目标4熟悉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日常教学中会以德育人、以文化人,重视学科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品质

培养目标5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技能、团队协作意识、会依靠团队力量提升自己;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能通过反思、批判性思维等方式,紧密追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己、促进专业成长

三、毕业要求

根据《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本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熟悉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做愿教、乐教、会教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1.1 【坚定理想信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内容,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坚守师德师风】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教师法》有关内容,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专业思想牢固、愿教乐教,立志成为出色的四有小学科学教师。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高度认同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理解教师职业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人格和发展权力及个体差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足够的耐心、细心来对待学生,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从教意愿,高度认同小学科学教育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2.2 【关爱学生发展】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与意义,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和发展权力及个体差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以足够的耐心、细心来对待学生,成为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具备扎实的科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掌握科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科学教育与物理、生物、化学、地球与宇宙、技术、艺术、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初步具有基于核心素养整合形成科学教学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3.1 【掌握学科知识】掌握自然科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科学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理解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的联系、熟悉科学本质与科学方法了解兼教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

3.2 【学科综合素养】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掌握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备初步的人文艺术修养。能从跨学科的角度,了解科学教育与物理、生物、化学、地球与宇宙、技术、艺术、社会实践、小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初步具有基于核心素养整合形成科学教学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能力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知识足,实践能力强。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科学教学论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基于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具备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具备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经历与积极体验,具有针对教学疑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学基本技能】 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熟悉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三字一话合格规范

4.2 【课堂教学能力】领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理解STEAM教育理念,针对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融合STEAM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实施并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教学研究能力

4.3 【运用信息技术】达到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一、二级考试要求,理解智慧教室的工作原理,会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促进有效教学。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了解小学德育工作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规律与基本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参与班集体管理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发展等,能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等,获得班级指导的体验

5.1 【培养德育能力】树立德育为先教育理念,了解小学德育工作的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参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学生发展等,能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班级的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等

5.2 【班级管理体验】了解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要求,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规律与基本方法。在教育实践中,担任班主任工作,参与班集体管理与建设,获得班级指导体验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具备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的意识。能够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和校园的科技文化活动中,挖掘学科育人的价值、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与科学相关的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6.1 【掌握育人方法】熟悉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了解校园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和校园的科技文化活动中,挖掘学科育人的价值、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

6.2 【开展育人实践】具备全员、全方位、全程育人的意识。通过见习、实习,积极参与组织与科学相关的主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具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提升自身的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实现自我发展。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和作用,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养成反思习惯,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教育教学问题。

7.1 【终身学习意识】体育成绩良好、身体素质合格,心态积极开放。具备终身学习与自我发展的意识,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最新动态、主动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需要

7.2 【具有反思能力】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养成反思习惯,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教学反思的目的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会反思、发现问题,具备初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具有较强的学习、表达、交流和协调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8.1 【掌握沟通技巧】掌握一门外语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熟悉文献检索和获取科技信息的方法,乐于交流、掌握沟通合作的技能,体验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

8.2 【体验团队合作】体会沟通和团队的力量,具有团体合作精神,会顺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要规划自身发展。

四、“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五、学制、毕业学分及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为四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毕业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60学分,其中必修136学分,选修24学分。

授予学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闽南师范大学授予学士学位工作暂行办法》等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对应矩阵

课程类别课程模块课程名称毕业要求
12345678
通识教育课程通识必修课大学英语

MM


H
计算机应用基础

HM



大学体育
H

LH
M
军事理论、军事技能MM

MM

思想道德与法治H


MM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H



LM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HMM

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H
M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H
M

M

形势与政策MH

M


创新创业基础
M



MH
通识选修课美术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心理健康类、创新创业类、人文社会类科技世界类、闽南文化类、四史教育类MM


MLH
专业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高等数学

H




实验室安全

H
M


科学教育导论
M


L

无机及分析化学
MHL



普通生物学

H


ML
有机化学
MHL



大学物理C

HL



自然地理学

HL



科学技术哲学

HM


L
音乐基础(乐理、视唱)

HM



美术基础(色彩)

HM



地球概论

HL



科技制作

MM

M
大学化学实验

H


MM
大学物理实验

H


M
大学生物学实验

H


M
通用技术

H

M
L
STEM课程与实践

MH


M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含课程标准解读)
MHH



专业选修课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

MM

L
科学技术史

H

M

文献检索与科学教育进展

MM


H
环境学

ML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ML
L

细胞生物学

HM



气象气候学

HM



环境化学

HM



绿色化学

HM



生活中的科学

HM



电工原理

HM



电工实验

HM



当代科技创新

HM
L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ML
L

物质结构与对称性

HL


M
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必修课青少年发展心理
H
MHM

教育基本原理
M
H



教师职业道德HH

ML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MH



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


H

M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M
LH


小学生认知与学习
L
HMM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M
H

科学与摄影

MM
M

素描与简笔画

MM
M

教师语言


HM

M
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


H



小学生心理实验


HML

科学教学法实验


H

ML
理科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H

HM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HH

MM

教师教育选修课钢琴

MM
M

教育政策与法规HH


M

教育研究方法


H

M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


H

M
学与教的策略


H

M
考试与评价
L
M



现代教师礼仪
L
H


H
教师专业发展
M



H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MHH

有效教学


H
MM
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


M


L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M

LL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HMMH
集中性实践环节必修课劳动H




MH
教育实践(含见习、实习、研习)HH
HHMH
毕业论文(设计)

HM

MM

注:用H、M、L表示,H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高支撑,M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中支撑,L代表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低支撑。

七、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基础化学、基础物理、普通生物学、地球概论、自然地理学、教育基本原理、青少年发展心理、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科技制作等。  

八、课程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学分数学时数学分数小计占总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课439685131.875%
选修课8128
专业教育课程必修课499046037.5%
选修课11176
教师教育课程必修课275443220%
选修课590
实践教学环节集中性实践教学173461710.625%
课程实验(实践)37.4498937.4423.4%
本专业总学分为 160学分。其中选修类课程2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15 %;实践教学环节54.4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34.03%。

九、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数学时数学时分配周学时开课学期
讲授实验实践
26001150300大学英语A134832162+11
10007150100大学体育113632421
1702915030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484082.5+0.51
21011150200军事理论23232
21
21012150200军事技能2168
168561
26002150300大学英语A234832162+12
10008150100大学体育213632422
23005150200计算机应用基础123232
32
17028150300思想道德与法治3484082.5+0.52
18018150200创新创业基础23232
22
26003150300大学英语A334832162+13
10009150100大学体育313632423
23006150200计算机应用基础226432322+23
1701415030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4840833
1701615050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4840833
26004150300大学英语A434832162+14
10010150100大学体育413632424
1701815030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34848
34
17017060000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由《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门课程的实践学分、学时构成。5
17016150200形势与政策2644816
1-8
 43968640328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9.94学分,328学时
公共艺术(理论)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至少1学分
艺术鉴赏和评论类
公共艺术(实践)艺术体验和实践类至少1学分
通选(心理)心理健康类至少2学分
通选四史教育类至少4学分
人文社会类
科技世界类
闽南文化类
创新创业类
要求至少修满8学分,128学时

2)专业教育课程安排表

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学时学时分配学时开课学期备注
讲授实验  实践
06183040300高等数学B1*34848
31
06433040050科学教育导论0.588
21
06231040350无机及分析化学*3.55656
41
06415040150大学化学实验11.548
4831
06430040100实验室安全*11616
21
06436040200音乐基础(乐理、视唱)23232
21
06184040300高等数学B2*34848
32
06148040300有机化学*34848
32
06434040300普通生物学1*34848
32
06185040100大学生物学实验1132
3222
06441040050STEM课程与实践10.512
1232
06464040150大学化学实验21.548
4833
05091040400大学物理C*46464
43
06442040050STEM课程与实践20.512
1233
05247040100大学物理实验B13252723
06435040300普通生物学2*34848
33
06186040100大学生物学实验2132
3223
06439040200科技制作232161623
06437040100美术基础(色彩)11616
24
06438040200地球概论23232
24
06443040050STEM课程与实践30.512
1234
06444040050STEM课程与实践40.512
1234
06465040200通用技术232161624
06168040200科学技术哲学*23232
24
06497040200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含课程标准解读)*23232
25
06164040300自然地理学*34848
35
06445040100STEM课程与实践5124
2435
 49904613291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1学分,291学时
06359050150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1.52416822
06105050200科学技术史23232
23
06360050200文献检索与科学教育进展23232
24
06082050200环境学23232
23
06416050200物质结构与对称性23232
24
06361050150固废处理与资源化1.52424
26
06333050150细胞生物学1.52424
26
06334050150气象气候学1.52424
26
06235050150环境化学1.52424
26
06238050150绿色化学1.52424
26
06251050150生活中的科学1.52424
26
06246050150电工原理1.52424
26
06247050150电工实验1.536
3636
06254050150当代科技创新1.52424
26创新创业
06362050150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52424
26创新创业
 24.540436044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2学分,44学时
专业选修课要求至少修11学分,176学时

3)教师教育课程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数学时数学时分配周学时开课学期
讲授实验 实践
09009110200青少年发展心理23636
23
09002110200教育基本原理23636
24
0900311010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1818
14
09004110100教师语言11818
12
09005110100书写技能11818
13
09006110200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3618181+13
06023110100班主任与班级管理11818
14
06002110200微格教学(含片段教学)23618181+15
0602611010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1818
14
06021110150小学生认知与学习1.52727
25
06009110150小学综合实践活动1.52720725
06012110100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1132
3221
06025110200科学与摄影236
3622
06011110200素描与简笔画236
3624
06013110100师范生基础技能训练2132
3225
06015110200科学教学法实验248
4835
06027110150小学生心理实验1.536
3645
06016110150理科教学法研究与实践1.536181825
 27544263281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12学分,281学时
06020100200钢琴236
3622
09004100100现代教师礼仪11818
13
09006100100教育政策与法规11818
15
06001100100教育研究方法11818
15
06006100100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11818
15
06002100100学与教的策略11818
15
06005100100考试与评价11818
16
09005100100教师专业发展11818
16
09007100100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11818
16
06003100100有效教学11818
16
06004100100多媒体素材与课件制作11818
16
06007100100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818
16
06008100100教育综合实践活动1189916
 152702259

其中:课程实验(实践)2.5学分,45学时
要求至少修满5学分,90学时

 

4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数学时数周数周学时开课学期
32001060100劳动148241-6
06081061000教育实践习、实习、研习1018018107
06038060600毕业论文(设计)6/8/8
 17/28/

十、专业修读指南

(一)毕业基本条件

科学教育(师范)专业毕业前须修读至少160学分,其中必修136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必修43学分,专业教育课程必修49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必修27学分,集中性实践必修17学分),选修24学分(通识教育课程选修8学分,专业教育课程选修11学分,教师教育课程选修5学分)。

(二)课程修读说明

1.通识教育必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须修满通识教育必修课43学分,其中:“大学英语”12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4学分、“大学体育”4学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4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17学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2学分。

2.通识教育选修课修读说明:

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为1~6学期)需从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中修满8学分,其中“公共艺术”(理论)模块1学分、“公共艺术”(实践)模块1学分、通选(心理)模块2学分、通选模块4学分。

3.专业教育课程修读说明:

科学教育(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至少修满专业教育课程60学分。专业教育必修课程49学分,专业教育选修课程选修11学分

4.教师教育课程修读说明:

科学教育(师范)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须至少修满教师教育课程32学分,其中教师教育必修课27学分,教师教育选修课至少选修5学分。

5.实践模块修读说明:

1)劳动:1学分,安排在第1-6学期,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集中劳动实践,每次不少于4学时。

2)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安排在第8学期,开展8周毕业论文(设计)。

3)教育实践(含教育见习、实习、研习):10学分,安排在第7学期。

(三)其他事项说明

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由学校统一安排,不接受学生单独进行,如有特殊原因按学校及学院相关文件执行。